11月12日,常德经投集团味觉臻品之作“城壕湾美食文化街”招商启动仪式暨主力商家品牌签约大会在柳园锦江酒店举行。 城壕湾美食文化街由常德经投集团旗下市经致远土地整理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市华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总占地7377.3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793.76平方米。项目拟建23栋清末民初时期商铺,将打造成为具有常德味道的首席餐饮美食街区。 未来的城壕湾美食街,汇聚各地餐饮美食和特色小吃,将美食和文化融为一体,使消费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将消费体验发挥到极致。 市政府副秘书长张圣友寄语“城壕湾”将成为常德的一张餐饮文化新名片。 市经济建设投资集团董事长何克明致欢迎辞。 市经致远土地整理开发有限公司总经济师黎程与主力商家品牌代表签约并合影。 城壕湾位于武陵区府坪街道方家巷社区范围内,通过人民路与建设路两个主入口,结合抗战碉堡广场将人群聚集再分流至各大商铺,6000多平方米的开放式餐饮街区,以常德口味为特色,迎接着四面八方食客们的到来。 城壕湾原称左城湾,后更名为城河街,民国时期,城河街因商品交易一度繁荣起来。酒肆、茶楼、灯班子、南货铺、棺材铺、纸钱铺应有尽有。入夜,灯火熠熠。岸上茶楼酒肆笙歌不息……1943年12月,经过20多天的交战,常德城失而复得。残垣断壁,土木焦黑,从东门可以直接看到西门。城壕湾作为牵制日本侵略军的战场之一,只剩下破碎的城砖在诉说着当时战斗的惨烈。由此,当年繁盛一时的常德城东,自此衰落。 常德东门城壕湾是常德会战的重要据点之一,国民党第74军57师八千虎贲将士浴血奋战,誓死保卫常德城,川军楷模柴意新更是誓与常德城共存亡,殊死战斗,最后壮烈牺牲。在城壕湾至今还保留着一座抗战时期留下的雕堡,见证了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常德市政府重新为街巷正名,将城河街命名为城壕湾。城指古城墙,壕是护城河,湾便是巷子的形状了。城壕湾项目启动之前,共有居民117户,大多数私房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存在地势低洼、建筑老化、消防通道不畅等问题。一些房屋由于年久失修已经垮塌,近几年也有好几户因为起火而被烧毁,居住条件极其恶劣。城壕湾的居民们急切盼望棚改。2014年7月份,市棚改办下发了城壕湾项目棚改确认书,确认由市经致远公司具体实施,并列为2015年市重点建设项目。 城壕湾项目将打造成以清末民初建筑风格的古街为载体,涵盖各地美食、传承餐饮文化的美食一条街,在体现常德城壕湾历史文化传承的同时,将此地打造成文化底蕴深厚、留得住乡愁的城市新景观。该项目建成后,将最大程度保留原有古城墙、古树及抗战碉堡,按照原古城墙走向修复一段约55米长的城墙,移植有一定年代的石榴树、柿子树。 10月24日上午,常德市委书记周德睿,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曹立军带领全市城市建设项目调度会考察团来到城壕湾棚改项目现场调研项目进展情况。考察团对项目融合古城墙文化、抗战文化、美食文化和民族文化四种元素,以清末民初江南民居为主体建筑风格,以地方特色美食为主要经营内容,将项目打造成美食文化街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城壕湾赋】 作者:长空孤雁 城壕湾者,古城护城河之尾闾也。城临水立,水绕城清;城外莲叶田田,渔舟唱晚;水畔城墙雄峙,屋舍俨然。一汪碧水北接澧浦东下洞庭,城门开启,商贾如云。更兼阳山如背,孤峰作屏,德佑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屈子行吟,枉渚犹怜幽草;刘公咏鹤,诗情直上云宵;杨嗣昌街修半边,福荫桑梓;柴意新血染城垣,气壮河山。古之昌隆繁盛,不可尽述矣。 无奈天道有常,兴衰交替。乾坤移,沧桑易,城墙颓圮,桨声不闻。一桥飞架,舟楫让于轮毂;高楼叠起,城壕化作房基。巷陌深深,白首空怀遗恨;红尘扰扰,黄发徒羡市蜃。倏尔百年矣。 洎乎二十一世纪,欣逢盛世,群睿履新。胸藏改天换地之豪情,共推三改四化之伟业,士民振奋,使古城换新装,德政惠黎民。国企经致远,勇于担当,不辱使命,破旧立新,再展宏图,集沅澧大师名匠浓情打造一美食文化城,倾心凝智,三年乃成。游廊飞檐,粉壁红窗,布局含智巧;雕梁画栋,玄关斗拱,细节显匠心。战堡城墙,水榭亭阁, |